From Dr MinFuLin

梅教授:道鉴!

自歧黄问答,推数演道,仰观天象,近取诸身,立论阴阳,推广五行;穷脏腑经脉,究针灸方术,于是仁术乃诞。斗转星移,日月更替,泽披后世几千载。看滚滚长江东逝水,无数风流英雄尽折腰,前赴后继,呕心沥血,助仁术推陈出新,精益求精。更有智达之士,融汇中西医学,求同存异,而无倦无悔。虽中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然鱼龙混杂,清污合流;或道高和寡,褒贬不一,致陷困挣扎。

仰梅氏教授,高山流水,才富志远,仁心宽厚,身居海外,心系歧黄。悲中医之乱象,登高呐喊,欲挽大厦于将陷。思联络四方,众志成城;宜正本清源,内明外达;仰赖革新理论,焕发青春生命!后辈不才,得教授之垂顾,愿效之门下,执缰扶鞍,共襄健康伟业。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恭请 隆安!

晚辈 闵福林 敬叩

回复: MFM E-letter Issue 10 – “Conceiving Yin and Yang – Towards a Scientific Interpretation (悟在阴阳 - 科学观) ” Comments from Dr. Hongqi Wang

尊敬的梅院长,您好。
從印尼回来几天,拜读您的大作,不胜钦佩。您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论证材料翔实,观点鲜明而有 特色,在目前中医药学术界已经是不多见的。我相信你的学术水平和思想观点在欧洲很难找到知音,因为大部分国外的中医药从业者都是忙碌于求生的过程中。即使 是在欧洲美洲的大学或传统医学研究机构中的学者,他们也只能是致力于用实证主义的科学实验方法寻找中医的有效药物或方法,基本上顾不上從中医的思维模式、 方法学以及從中西哲学对比的高度研究中医药。换句话说,就算在中国,你也不会有多少知音的。因为中国的中医学者对西方哲学是在孤陋寡闻,而且绝大部分不懂 英语,这样也就没有办法交流了。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医学者都是满足于孤芳自赏,只是在自 己熟悉的传统文化中反复讨论中医的理论,没有和西方思想进行对比研究,极大地束缚了研究的思维和视野,也使得传统医学的哲学思想光芒没有被世界认识。您的 探索和您的思路我非常赞同,而且这正是发展中医药所必须的。

Comments from Dr Minfulin

DEAR PR MEI
            您好!
            很感谢您在百忙中通知我您的招聘结果,其实早在我的预料中。
            我对您的大作“悟在阴阳—科学观”深有启发,得感文一篇,
题为“太极、量子和中医未来”,权当完成您交给的任务,还望笑纳,
敬请斧正!并渴望继续获得您的教悔 !
            顺颂
近祺!
                                  后学:闵福林
                                         2011-8-10

太极、量子和中医未来

梅万方教授“悟在阴阳科学观”有感

F L M

A梅万方教授的“阴阳科学观

梅教授通过引经据典,从中国古代佛、道、儒三家朴素的哲学思想以及西方黑格尔的辩证法逻辑,到现代物理科学的发展(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中“物质与反物质”的假说和对撞机实验以及薛定谔的猫,甚至还用了日常投资股票市场的牛市熊市的交替变化来佐证,用深入浅出而流畅的文笔认证了对立统一的辨证的阴阳学说是科学的观点;并且从现代科学不是知识的终点来预言新的研究领域如量子计算机和未来量子医学(quantum medicine)将从阴阳概念的对立统一开始来探测未知的世界。

Continue reading